To C时代终结?90%VC表示To C模式的项目不再投了
摘要:以史为鉴,上门领域、O2O领域、共享经济领域在创业浮躁的时代也将出现大批倒闭潮。如果说资本寒冬是资本市场培育的结果,那么企业倒闭是创始人导致的结果,比如:创业的初衷、方向的把握、合伙人的选用、团队执行力的培育以及投资机构的选用、谈判和时间等最近见了一些风险投资(VC)人,得到两个对众创业者谈不上好的信号:1)2016年上半年部分风险投资机构基本不再动钱,即不会有大额投资事件;2)在O2O领域,To C(针对消费者市场)模式的项目,90%投资人表示2016年放弃投资。
2016年上半年部分投资机构不再动钱
不管创业者和投资人愿不愿意承认,资本寒冬确实已经来临,并且已经成为新常态,即资本市场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
在资本市场里,有一个传说:经济危机的七年周期。在欧美,从1997年到2015年,每七年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中国从2008年经济危机算起,到2015年,也算经济危机的七年之痒了。
只是,更多的创业者表示资本寒冬确实来了,因为融资变难;但风险投资机构却不这么认为,其大多数表示,自己的机构不存在资本寒冬。
面对融资难,创业者称,如果想融资很容易,补贴一阵子冲一下日订单量就可以,不那么做的原因是:1)不是在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以低估值融资,等同于割肉卖血;2)短期的订单量峰值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资本不景气是暂时的,保存实力活到优胜劣汰的节点,就是项目选投资人的时候了。
面对找好项目难的现状,投资人称,资本没有寒冬,其管理着大的基金或者LP的钱,不存在没钱的可能,只是不再广泛的投资新型项目了。其考虑的点在于:1)以往广撒网式的投资业务收缩,将赌博的命中率增高;2)观望市场上的项目的自存活能力,待到优胜劣汰之时,再以高价收割。
同时,也不乏另类的投资基金跟亿欧网表示,会继续在所谓的寒冬里投资,以相对的低估值投资其长期追踪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不管是创业者还是作为媒体人,都更佩服逆流而上者,这更考验其对市场和项目的判断力和把控力。
在O2O领域,VC表示,To C模式的项目不再投了
虎嗅水命有篇文章称:90%互联网公司会死于资本寒冬,谁是剩下的10%。
我不清楚90%是否准确,但从过往可循的互联网创业潮千团大战来看,90%的死亡率已经算低了,就连仅剩的两大团购平台美团和大众电影也已经合并了,其他可以说上名字的拉手网被三胞集团收购后几乎销声匿迹,窝窝商城上市后转型做酒店等业务的B2B模式,连背靠苏宁的满座网也于2015年底宣布彻底关闭。
以史为鉴,上门领域、O2O领域、共享经济领域在创业浮躁的时代,也将出现大批倒闭潮。
如果说资本寒冬是资本市场培育的结果,那么企业倒闭是创始人导致的结果,比如:创业的初衷、方向的把握、合伙人的选用、团队执行力的培育以及投资机构的选用、谈判和时间节点等。
关于VC对To C模式的抵触主要源于补贴不断、盈利无望。其称2016年不再投资To C模式的O2O创业项目的原因主要在于:1)瞄准C端用户的O2O创业项目太多,鱼龙混杂,需要静默一段时间让好的项目自己冒出来;2)资本市场并非不看好C端的庞大流量,只是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流量变现和数据沉淀的模式,短期无法盈利;3)刚需高频的餐饮和出行领域已经有滴滴快的的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该类项目一般的投资机构够不着投不起,其他的领域虽玩家很多,但烧钱太多严重,不宜填充粘性低的C端用户无底洞。
To B模式(企业级服务)和智能设备将受资本青睐
确实,瞄准C端用户的O2O项目,在2016年上半年很难拿到钱,不是说不能。不投C端项目的投资人,2016年将瞄准哪个赛道呢?
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在他的跨年脱口秀上将资本和创业者定义为雄性和雌性,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雄性就在打造自己的后宫,姨太太多一个无非是多一双筷子。资本和雄性一样,选择赛道后在各个领域打造自己的生态后宫,将自己置身于VC食务链的顶端。罗胖举得例子是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即使身处食务链顶端,也依然需要给创业者打长达两三个小时的电话去说服对方接受投资,并会在遭到拒绝后追问理由。
2016年,原来盯着O2O行业的投资人选择赛道多是B2B类企业服务、智能硬件、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金融、泛娱乐等方面,最多的是前两者。
投资人左凌烨曾公开表示,在过去,中国To C领域的公司多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有国外的成功案例以及中国的用户基数做背书,很快该模式受到资本重视,导致中国的绝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To C领域,因此该领域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有很多创业者开始到中国学习其没有的O2O模式。但在To B领域,中国与美国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体现在企业服务领域的上市企业数量、估值额度以及受资本市场的认可度。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其实中国的企业服务领域出现过一些风口,比如用友、东软、金蝶的崛起,随着人力成本的逐年增加,技术性的企业服务产品将越来越受重视,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人力的使用程度,节约成本提高营收。
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
补贴烧钱,烧出来了几个大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未来万物互联也肯定是趋势,但目前看来还过于浮躁。创业项目需要耐得住寂寞,To B的企业与To C的企业很大的不同在于:1)门槛高,不是有无经验的创业者都可以摸一把金粉的创业环境;2)融资速度慢,不如To C的项目,存在一年融资四次的现象;3)对外曝光度低,因为针对企业级服务的项目,没有过多的必要让消费者对其有认知,被认知度低;4)可以盈利,虽然发展速度受资源和资金的限制,但一般是高额高频或高额低频的量级订单。
所以在资本市场对线上线下融合领域短期观望的当下,To C的项目在竞争不太激烈的行业,保存实力中稳速增长;在竞争过于激烈的行业,抱团取暖融资发展,活到最后就是胜利,只是面临无流量和流量变现的问题;To B的项目需要找准方向,整合资源挑投资;To VC的项目虽然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做服务于VC的B端服务,至于纯To VC的捞钱项目就算了吧,毕竟投资人钱多人不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