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彦宏说民营银行不一定能够解决融资难,希望不要对此太过乐观。
此为信然。
银行在过去的些年里利用垄断地位攫取了很多的财富,而与其同时确实很多小微企业不能获得融资支持,于是很多人从简单的市场竞争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增发银行牌照,设立民营银行等途径使得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获得资金。
但是不改变资金运转的方式,实质并不能改变整体的金融格局。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想要运作必须要盈利,盈利的基本点就是存贷差。在不改变这种格局的情况下,银行想要提升风险能力(也即是将资金投入本来不符合借贷要求的小微企业),那么有两种途径,一是降低存款利率,二是提高贷款利率。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存款利率或有提高,贷款利率则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也就是说优质借款人的贷款利率降低,而多数需要资金支持的所谓小微企业则要承担更高的利率。而在较高的贷款利率下,所谓的扶持也失去了意义,过高的利率压缩了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要么饮鸩止渴,要么坐以待毙。毕竟,多数行业是没有那么高的利润率的。
而且,由于受到风险承受能力的限制,增加的银行并不一定回去积极贷款给小微企业,而宁愿与大企业争抢大客户。
也就是说,借贷市场是一个分层的市场,增加的银行只是增加了对上层借款的争夺,对下层借款,除非他想要增加自身的运营风险,否则就不会比之前的同行更愿意开发这部分客户。
因此,增加银行的方式对于融资困境的解决将是极为有限的。
现在切入正题,互联网金融相比银行而言,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说,有什么优势?
很多高举互联网金融大旗的旗手都高呼着“普惠金融”的口号,发着义正词严的宣言,似乎一声之下,便城池俱下。但是,察其言,观其行,他们所做的一套基本还是传统的一套,要么高风险, 要么高利率,高风险投资人不答应,高利率无疑是杀鸡取卵,有违高呼的口号。
现在那些所谓的线上平台,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风险策略。而通过提高借款成本的方式覆盖风险,线下的传统机构才是老手。
而就我而言,我对于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说法一直是存有疑虑的,但是,就运作方式言,倒确实存在一种解决上述困境的可能。
这种可能就集中在互联网的聚沙成塔,合纵连横上。
譬如,一个人要去借款做点事情,但是没什么资产,如果让银行去借,银行肯定是不大乐意的,如果一定要借,譬如在完全市场的情况下,可能要求20%利率,因为银行面对的全失的风险。若是采用分散聚合的方式呢?每个人借一点,则可能15%就可以接受,除非投资所有项目的整体坏账率高于15%,即使想要保证是5%收益,也可以承受10%的坏账率。
这里面也有问题,就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数,否则便没办法运用大数法则。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基数不够大。拍拍如果有足够的基数,倒还是可以的,至少,绝大多数不至于亏损。
另外一个问题是,借款人的真实性和风险评估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目前,各种信息的获得还不容易,别的不说,你去哪里借了多少钱都没人知道,如何防控风险?一旦借款人跑路,也没有足够的办法进行制约。这也使的贷款人的分散投资方式难以得到实行。
但终究到底,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分散和聚合,这个方向是不能变的。能够把这两点发挥到极致才能够真正发展壮大。否则,无论名字叫多么时髦,本质都是传统的变形,吃的是政策红利。一旦传统机构放开了臂膀,未必打得过人家。欢迎真正研究互联金融的有识之士加群讨论389168693
https://www.richdady.cn/xlsk/item-3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