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房地产的冷思考之一——我是楼市唱衰派
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不看好。大概从2001年起就持这种看法。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我错得一塌糊涂。幸运的是,在老婆的威逼下,2002年我就买了一套房子,否则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当然,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看闲书时老婆总要在旁边唠叨:“看这些破书有什么用,当年要不是我果断决定,现在你就睡到马路上去吧!”碰到这种情况我当然无话可说,但是,我真的错了吗?
一般认为中国房地产兴起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事实不是这样。中国房地产的第一次发展高峰应该是改革开放初中期。30岁以上的人恐怕都记得当年的情景。改革开放前是没有私有住房一说的,都靠公家分房(好多年没有说“公家”这个词了,感慨啊,感慨!!!)。当年我们家住房条件是这样的:一家五口,祖孙三代,住在约10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厨房,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澡的地方。公共厨房就在过道里,一家炒菜整栋楼都闻到烟味。公共厕所离我家20米远,那里灯泡老坏,一到夜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小时候我胆子小,一个人进厕所那是绝对不敢的。如果没有大人陪着,就只有在厕所外面解决。当年的小伙伴大抵都是如此。所以厕所的墙根下到处是我们‘画’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地图。这也算是当年的中国一景吧。当时的人们是没有买房子的想法的,就是做梦时都没有。梦是现实的反映。单位已多年没有建房,个人买房更不可能。幸好,改革开放开始了!!!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人民的生活日渐改善。我在80年代就搬了两次家,一次1985年,一次1987年,房子也从一间房变成了两室一厅。我的一些同学和我不同,他们不是住“公家”的房子。那时候有所谓的居民新村,就是普通居民买地皮自己盖的房子。不知道这是不是最早的私有住房。当年的房地产也曾很热,海南的房子就炒得极高。后来经济紧缩,又跌得一塌糊涂。听说到现在房价都没有回到当年的高度。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89年以后中国房地产开始陷入了沉寂,一直到1998年。98年中国房地产开始全面复兴,而且发展极快。一九九八年国家投资和自筹投资建成交付使用的商品住宅面积仅为14125.7万平方米,而到了2006年就达到45471.7万平方米,增长了3倍多。有人说98年开始的房地产繁荣是因为住房公积金的推出,这显然不是事实。住房公积金是根据前几年国家对住房的投入来设定的,而且增长速度远低于房价的增长,它根本没有能力来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改对房地产的最大贡献就是取消了福利分房,断了等单位分房的退路。它使人们要改善居住条件只有一条路可走:到房地产市场买房去!
98年开始的房地产繁荣充满了神奇。2006年中国已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积达4.54717亿平方米,是1997年1.24647亿平方米的三倍多。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冲击了人们以为是真理的房价收入比的概念。可以肯定,中国的这段房地产发展史必将载入世界经济教科书。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决定中国房地产繁荣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第一、极旺的需求。既然是极旺就和我们常说的旺盛需求有区别。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住房状况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和广大人民的需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不仅是对某个人,某个阶层而言,而是包括所有人。2000年我找旧房子时,一些待售的40-70平方米房子的前主人据说就是市委组织部的。那时候没有多少人知道三室两厅,四室两厅,更不用说复式楼、别墅。而现在它已经是一些中、高收入者的标准配置。第二、收入的大幅提高。住房需求和经济实力就好象房地产繁荣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改革开放前买房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几乎人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根本没有余钱买房。我家至今还保留着80年代初的一张存折,那上面的存款最多时5元,最少时只有5分钱(改革开放前更少)。30年的改革开放使人民财富高速增长。80年代人人羡慕的万元户,现在只相当于一些城市的最低工资。经济条件的改善使买房成为一种可能`。收入的高增长还使早买房变得更加划算。2002年我买房时花了20多万,除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双方父母还支持了一大笔钱。这还不够,另外还贷款了10万。如果以当年的收入计算,即使省吃俭用也要10余年才能还清,而现在只要4-5年就够了。第三、中国独特的家庭关系。据说美国人18岁以后就开始独立,而中国不同。即使子女已成年,父母也要尽可能的予以帮助。所以中国人买房往往不只是一个家庭,而可能是几个家庭的合力。第四、收入的两极分化。收入的两极分化本身并不能提高总的住房需求,但却可以使中国的房地产的“拐点”后移。在中国,中、高收入者的收入远高于平均水平,他们能够忍受更高的房价。第五、浓厚的投机。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早买房就越合算。所以,房地产投资很明显有利可图。正如中国股市一样,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进入,将房价推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有人说中国房地产投机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导致外资涌入。我认为,外资对房地产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决不是主要原因。首先,中国房地产10年间的涨幅已达6倍,即使美圆对人民币降到3:1(这已是最高的估值水平),投资房地产仍然是暴利。其次,外资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有限。也许上海这些沿海大城市受外资影响很大,但内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呢?我在武汉,那里的房子都是中国人住的,我不认为中国房地产已为外资控制。第六、地方政府、银行的大力支持。房地产的繁荣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这包括资金、土地、拆迁还有控制土地规模等诸多方面。至于银行的支持就更关键了,相当的房地产公司是靠银行的资金来运作,甚至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潘石屹最近就称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没有银行的支持房地产的大发展怎么可能?而这在国外是不允许的。第七、腐败势力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贪官污吏都和房地产有关,他们不仅廉价出卖土地,更到处拆迁,人为制造需求。
中国房地产繁荣了10年,然而现在它已经出现了“拐点”。因为不管中国的国情如何,最后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住房收入比。现在有些人不承认 “拐点”一说,他们固执的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对这类人,我看要么无知,要么无德,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现在总有人说什么“刚性需求。是的,所有人都想要房子。但想是一回事,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30年前人们就没有住房需求了?都心甘情原的挤在一间房里?再刚的需求如果不吃饭不穿衣都得不到那还是什么“刚性需求”。现在的房价太高了,即使是普通白领都买不起。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房价已到每平方米3万元,而我的一个朋友年薪40万居然也只能租房。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房子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梦。
还有一种观点也很流行,他们认为中国存在土地短缺,所以房价将会越来越高。然而,这也是不正确的。1989年的日本和1997年的香港都听到过同样的抱怨声。日本的人均土地面积甚至还不如中国长三角地区,但现在其房价已经从最高点下降了75%,达到8倍于家庭收入的合理水平。香港有 70%的土地根本尚未开发,其高房价源于政府的政策。中国的土地状况远好于日本和香港,虽然未来有几亿农民进城,但城市也将扩张,进城农民的土地、住房的一部分也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城市的高度还将增高。看一下武汉吧:1986年,武汉城市建设区为234.94平方公里,2006年为455.06平方公里。1986年,中心城区房屋277040栋,其中,高层建筑(14层以上)仅19栋;2006年,中心城区房屋为514261栋,高层建筑1187栋。20年前,武汉最高的楼是24层的晴川饭店,高88.6米;20年后,则是位于汉口新华路的69层民生银行,高284.4米。尽管30年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还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到2006年为26.1平方米。可以肯定,未来的住房将更加舒适、宽敞。
房价是怎么掉下来的呢?有人认为是政府调控。这不正确!政府的调控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去年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事实上并没有认真执行,贷款利息的提高幅度也很有限。以武汉市为例,10年间房价增长了6倍以上,平均每年近20%。7-8%的利息(更不用说提高的幅度)对炒房者根本是无足痛痒!至于经济适用房,今年才刚刚开始加快建设,影响更是有限。房价掉下来的真正的原因是房价太高,远超过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它已经没有上涨空间。而决定这些的就是房价收入比过高。
房价收入比是比较正式的说法,个人以为用购买力,以对住房的购买力来形容更好懂一些。房价低收入高购买力就高,房价高收入低就购买力低。我前面提到了中国房地产的很多特殊情况,这使得一段时间内可以容忍居民收入与房价脱节。然而,中国的房价最终还是要和普通居民的收入相适应的。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普通人的对房子的购买力已经低到了极点,还是以武汉为例,2007年武汉市职工月平均收入为1646.6元,而市区房价平均为6000元每平方米。一个普通职工不吃不喝要30年才能买到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房地产泡沫破裂已不可避免!
和中国房地产曾经的繁荣一样,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也有自己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比估计的来得更猛烈,更具有破坏性。既然中国房地产曾经过度繁荣,现在也必将加速衰退,这是符合能量守恒定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就是需求比预想的低得多。第一、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现阶段购房意愿低。中国最有经济实力的阶层基本上都是有房一族,而且都是10年内买的房。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是几次换房,不少人拥有几套住房,故而现阶段对住房的需求并不高。第二、城镇普通居民对住房的购买力太低。虽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但与房价相比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讲都仍然太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房地产的危机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我们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很高,2004年即达0.465,远远超过了国际上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这实际上意味着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比我们看到的更为突出。第三、宏观经济放缓,银根紧缩。第四、居民收入增速降低。2008年一季度城市居民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1.5%,扣除CPI实际只增长3.5%。增长3.5%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应该是很不错的业绩,但对中国来讲就太低了。请看这几年的数据:2004年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增长7.7%,2005年9.6%,2006年10.4%,2007年12.2%。我们还应该看到3.5%是个平均数字,一方面CPI的统计是个平均值,它包含普通居民消费较少的涨幅为负的汽车、电子产品等。另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水平远高于普通居民。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讲目前的实际收入增长是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普通居民去为高高在上的房价买单吗?第五、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制约了房地产的需求。在中国,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通常收入较高者其配偶收入也较高。反之,收入较低者其配偶收入亦较低。另外,因为长期的封建思想影响,常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所以父母经济条件较好的其子女一般也收入颇高(因为其父母有较好的社会资源)。这使得各个家庭之间收入分布更不均匀,反映在目前的楼市上就是一些家庭可以很轻易的购房,而大多数家庭则根本不可能。第六、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减弱。不是说地方政府改弦更张,实在是没有办法。现在好拆的房子基本上都拆完了,剩下的房子年数新不说,而且房子的所有者的社会能量要比以前大得多,拆迁的阻力很大。第七、政府的宏观调控。这方面的文章很多,用不着我来罗嗦。
中国房地产的衰退会一直持续下去吗?我认为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首先,政府态度的转变。目前政府是积极支持房地产的调控的,但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很久。房地产的衰退会带来剧烈的社会动荡,象美国这次经济衰退就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中国的这次房地产衰退不属于次贷危机,它和10年前日本的经济衰退类似,区别是可能更严重。任志强们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更加严重。比如银行,就要受到双重打击。一方面,房地产商借的大量贷款将不能偿还。另一方面,大量的炒房者的贷款也不可能偿还。银行的呆帐、坏帐将达到可怕的程度。还有投资,地方政府的收入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卖地皮,有些地方达到了一半以上。房地产的衰退使地方政府的收入锐减,相当多的市政工程将难以为继,大量的农民工将无事可做,不排除有引起社会动荡的危险。目前,有关方面对这些似乎认识不足,应变的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一旦上述问题出现,极有可能改变先前的立场。个人以为到时可能会减少第二套房贷款的限制,甚至降低二手房的交易税以刺激房地产市场。第二、利益集团的鼓惑。利益集团的鼓惑一直没有停,房地产的危机会使它们更加积极的做这件事。第三、投机者的涌入。中国投机者没有风险意识,当房价下跌15%—20%的时候,投机者有可能再次进入市场。正如他们在股市中的一样抄底。第四、房价的下跌扩大了购房者的队伍。
但是房地产的复苏将是短暂的,因为房价收入比过高这个决定性的因素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过不了多久,房价将会再次下跌,而且将更加猛烈,未来可能将跌去一半以上(去除通货膨胀因素)。
当然,以上分析并不是绝对的,如果通货膨胀达到了15%以上,为了手中的钱保值,有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走高。不过到了那时候又有谁关心房子的问题呢?
http://www.lifang521.com/xlrd/641759.html |
|